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是中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航海博物馆,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滴水湖畔,于2010年7月5日正式开馆。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展览体系最完整的航海类博物馆,其以“航海”为主题,“博物”为基础,系统展示了中国航海历史、文化与科技的千年积淀,兼具文物收藏、学术研究、社会教育与国际交流功能。
博物馆由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与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建筑面积达46,434平方米,主体造型犹如两叶白色风帆耸立在基座之上,象征着中国航海事业的破浪前行。中央帆体采用三铰拱、空间管桁架与双曲索网玻璃幕墙结合的创新结构,顶部悬挑18米,形成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地标性建筑。夜晚,半透明的玻璃幕墙在灯光映照下,帆体的受力结构如叶脉般清晰可见,成为临港新城的璀璨夜景之一。
航海历史馆以时间为轴,从河姆渡独木舟到郑和下西洋,展出战国水陆攻战纹青铜壶、明代福船复原模型等文物,揭示航海技术演进。船舶馆通过 1:6 万吨级货轮剖面模型与虚拟焊接体验,解析船舶构造;军事航海馆陈列 “辽宁舰” 航母编队模型,复原潜艇指挥舱,展现海军现代化历程。海洋展区(2021 年开放)以 100 余种海洋生物标本与极地科考实物,传递生态保护理念。互动体验区设航海模拟器、4D 影院与天象馆,观众可化身船长操纵船舶,或在球幕影院学习星辰导航。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作为临港新片区的文化地标,其与上海海洋大学、洋山深水港等形成联动,推动“海洋+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上海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座“永不沉没的航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未来海洋文明的播种机,为公众打开了一扇通往深蓝的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