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疆轮台县的西域都护府博物馆5月18日正式开馆,首次面向社会系统性展示卓尔库特古城遗址的考古成果和历史价值,集中展出陶器、青铜器、铁器、丝绸残片等463件(套)文物,生动展现历代中央政权有效治理新疆的历史轨迹。它宛如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古代西域的大门,带领人们领略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10000平方米,投资1.28亿元,展厅面积512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其建筑风格独具匠心,以“汉代文化元素”为灵感,通过抽象化龙纹、天圆地方布局等设计,展现出庄重典雅的中华传统美学,同时背山面水的选址,呼应了汉代“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博物馆常设展区以“悬旌万里”为主题,分为“都护建府”“令行西域”“开辟遐方”“汉制垂范”“同心共筑”5个部分。这里陈列着463件(套)珍贵文物,如出土于卓尔库特古城遗址、奎玉克协海尔古城遗址及周边部分重要遗址的文物,涵盖陶器、青铜器、铁器、丝绸残片等。其中,用于占卜的“卜骨”、中原地区文化娱乐生活中常见的“骨博具”,以及中原、河西地区用于饮食器具的“器盖”等,有力证明了两汉时期西域与中原、河西地区的密切联系。还有出自卓尔库特古城遗址的青铜铛,其独特的十字花瓣形制,在新疆和中原均属首次发现,极具研究价值。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历史,博物馆采用多种展示手段。通过实景还原,将卓尔库特古城遗址从考古发掘现场“搬”到参观者脚下,人们可透过地面玻璃看到墙体、顶棚、立柱、隔梁的遗迹;新疆烽燧遗址也被“搬到”展厅,依据位置、材料、结构等列出15种形制;敦煌悬泉置遗址以微缩景观重现昔日“办公”场景。此外,馆内还运用多媒体展示、数字化展陈、装置艺术等现代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让沉睡千年的文物“活”起来。
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于乌垒城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这座博物馆以丰富的考古实证回溯西域都护府历史,全方位呈现新疆地区在历代中央政权治理下的发展变迁,以及各民族在新疆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它不仅是新疆重要的文化旅游地标,更是宣传教育基地,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