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式开馆(以下简称“新疆非遗馆”),这座承载着新疆各族群众智慧与文化记忆的场馆,以沉浸式、互动式的展陈方式,将新疆多元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搬”到大众面前,为公众打开了一扇读懂新疆文化魅力的新窗口。这座现代化展馆的落成,标志着新疆非遗保护工作迈入全新阶段,为各族群众提供了一个展示、传承、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新疆非遗馆总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展陈面积达4800平方米,以“见人见物见生活”为理念,全面呈现新疆乃至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与当代价值。馆内设四大基本陈列展,包括“节庆中的非遗”“生活中的非遗”“礼俗中的非遗”“各省区市的非遗”,馆藏作品近3000件(套),从不同维度展现非遗在中华文明中的深厚根基。
此外,馆内还策划五大专题展——“玉出昆冈”“锦绣地毯”“抟埴之工”“弦歌不辍”和“丝路上的非遗”,分别聚焦错金银、玉雕、地毯织造、土陶烧制、传统音乐等非遗代表性项目,突出丝绸之路文化交融背景下的技艺传承与创新发展。另有展演厅、文创区、互动体验区等多元空间,通过活态展演和实践参与,增强观众对非遗的沉浸式认知。展馆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巧妙运用多媒体交互装置、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技术,让古老的非遗文化"活"起来。参观者不仅可以通过视觉、听觉感受非遗魅力,还能亲身体验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互动。
目前,馆内已收录展示包括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柯尔克孜史诗《玛纳斯》、蒙古族卫拉特史诗等3项世界级非遗项目,以及近百项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些珍贵遗产生动展现了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鲜明特色。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建成开放,将成为展示新疆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对推动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未来,该馆还将定期举办非遗展演、研学教育、文化交流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新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