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ROOM SCIENCE

行业动态

千年技艺焕新颜,潍坊非遗馆正式开馆

1066.png

10月20日,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式开馆迎客,开馆现场的巨型沙燕风筝缓缓升空,木版年画的朱砂红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近千名市民与游客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跨越千年的非遗盛宴启幕。作为山东半岛规模最大的市级非遗专题展馆,这里正成为触摸潍坊文化根脉的新地标。

1068.jpg

1067.jpg

场馆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以“鸢都匠心·薪火相传”为主题,划分“源流之光”“匠艺之巧”“生活之美”“传承之韵”四大展区,系统陈列173项各级非遗项目。步入展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项目“潍坊风筝”的历史长卷徐徐展开,从明代《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的风筝身影,到现代国际风筝会的盛况照片,串联起技艺传承的脉络。一旁的玻璃展柜里,清代“百鸟朝凤”风筝骨架完好,竹篾纤细如丝却坚固异常,展现着老艺人的精湛手艺。

1069.jpg

动态展示是展馆的一大亮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洛书的后人杨乃东现场演示木版年画套印技艺,只见他手持棕刷轻蘸颜料,在梨木版上反复刷涂,再覆上宣纸轻压,不到一分钟,一幅色彩艳丽的《年年有余》年画便跃然纸上。“光看不够,还能亲手做!”在体验区,市民王女士带着孩子学扎风筝骨架,传承人手把手教他们绑竹篾、糊绢纸,不一会儿,一只迷你沙燕风筝就初具雏形。

1070.jpg

展馆还融入现代科技提升体验感。在“数字非遗”展区,游客通过手势操控就能让屏幕上的风筝“翱翔”在虚拟天空,还能沉浸式观看高密扑灰年画的制作全过程。开馆首周推出的“非遗大师课”“传统游戏嘉年华”等活动更是人气爆棚,剪纸、核雕、面塑等传承人现场授课,让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1071.jpg

1072.jpg

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开放,是终点,更是起点。它标志着潍坊非遗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系统化、平台化的新阶段。未来,这里将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打卡地、游客了解潍坊的文旅窗口,以及非遗研究交流的重要基地。它向我们昭示:真正的保护,是让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当千年烟火气凝于这一方现代殿堂,潍坊非遗的故事,正翻开新的篇章。

107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