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钟山乡原歌舞中学旧址内气氛热烈,承载着中国民营快递产业记忆的“快递之路展陈馆”正式开馆。这座走出近300位快递企业家、孕育“三通一达”的“神奇学校”,历经七个多月重建后焕新亮相,成为镌刻行业足迹、传承奋斗精神的文化新地标。

重建后的展陈馆占地6.32亩,总建筑面积4216平方米,在复刻原教学楼风貌的基础上,打造了展陈区、研学课堂等多元空间。随着科技感十足的“快递之门”开启,镌刻“通达天下勇为先”的主题雕塑映入眼帘,背景中山道与校园的剪影,诉说着桐庐作为“中国民营快递之乡”的初心。
“风起歌舞”展区里,泛黄的校园照片与“绿皮火车”场景复原交织,墙上“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诗句,精准勾勒出桐庐快递人的创业群像。从骑着二八大杠驮运包裹的草根拓荒,到“加盟制”的模式创新,展品清晰还原了民营快递从珠三角起步到全国布局的艰辛历程。“这些老物件里,藏着我们行业的精气神。”从业二十年的快递人滕小俊感慨道。

展陈馆更串联起千年物流文明的脉络。先秦“驲传制度”的竹简、唐代驿站的铜铃,与现代智能分拣机器人、无人机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数据屏上,2024年1751亿件的快递业务量与元代横跨欧亚的驿路图相映,直观展现行业从“政令传递”到“全民服务”的质变。
作为桐庐建县1800周年的献礼项目,展陈馆不仅是历史橱窗,更成为精神课堂。开馆当日,“通达学院”实践基地同步揭牌,将为行业培育人才。“这是一部立体的奋斗教科书。”参观者的感言道出真谛。从山间校园到全球网络,这座展馆记录的不仅是快递之路,更是中国民营经济敢为人先的成长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