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静宁县科技馆举行开馆仪式,现场人头攒动,欢呼声此起彼伏。作为当地首个综合性科普场馆,科技馆的落成填补了区域科普资源的空白,为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打造了一座“触手可及的科学殿堂”。


开馆当天,不少市民提前到场排队,展厅内的互动展品前迅速排起长队。据场馆负责人介绍,静宁县科技馆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设置“儿童科学乐园”“基础科学展厅”“前沿科技展厅”“地方科技特色展区”四大核心区域,涵盖力学、光学、人工智能、农业科技等200余件(套)展品,兼顾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需求。

针对亲子家庭群体,“儿童科学乐园”成为最热门的区域。色彩鲜艳的“水流发电”装置让孩子们直观看到水力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人体导电”实验台前,家长和孩子手拉手点亮灯泡,在欢笑中理解导电原理。“以前带孩子了解科学只能靠书本,现在能亲手操作,孩子的兴趣浓多了。”带着7岁儿子参观的市民王女士说。


基础与前沿科技展区则吸引了众多青少年驻足。在VR太空舱体验区,学生们戴上设备“登陆”月球,感受失重环境下的行走乐趣;人工智能互动区里,机器人不仅能完成拼图、下棋等任务,还能与观众进行科普问答,现场氛围热烈。值得一提的是,场馆特别设置的“地方科技特色展区”,通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手段,展示了静宁县在苹果种植技术、旱作农业等领域的科技成果,让市民感受到科技对家乡发展的推动作用。


开馆仪式上,静宁县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馆将以“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创新活力”为宗旨,定期开展科普讲座、科技夏令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并联合本地学校推出“馆校合作”课程,让科技馆成为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同时,场馆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市民凭身份证即可预约参观。

据悉,开馆首日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不少观众在社交平台分享参观体验,带动场馆话题热度攀升。静宁县科技馆的开放,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学习的新去处,更搭建起连接科学与公众的桥梁。未来,这座充满活力的科普场馆,必将成为静宁县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育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
